大热的风电★◈ღ★、光伏★◈ღ★、储能等新能源行业★◈ღ★,近些年来遭遇产业周期性波动影响★◈ღ★,各条赛道呈现出不同的业绩冷热现象★◈ღ★。
2024年★◈ღ★,A股风电★◈ღ★、储能公司整体维持着盈利状态★◈ღ★,光伏公司就陷入了困境★◈ღ★。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ღ★,风电★◈ღ★、储能公司业绩“回春”★◈ღ★,光伏公司则分化加剧★◈ღ★。
整体来看★◈ღ★,风电★◈ღ★、光伏以及储能行业需求前景依然被业内看好★◈ღ★,但产业链价格波动★◈ღ★、海外市场需求等因素★◈ღ★,正在影响风电★◈ღ★、光伏以及储能公司业绩的走势★◈ღ★。
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ღ★,国内风电行业整体表现回暖★◈ღ★,部分厂商的业绩甚至超出预期★◈ღ★。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包卜nba录像★◈ღ★,2024年★◈ღ★,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51.53亿元★◈ღ★、132.39亿元凯时尊龙官网★◈ღ★,同比分别增长4.39%★◈ღ★、下滑12.70%★◈ღ★。虽然净利润整体同比下滑★◈ღ★,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ღ★,不少风电企业单季度盈利表现明显回升★◈ღ★。这得益于下游风机价格企稳尊龙凯时登录★◈ღ★,★◈ღ★,整体投标均价回升★◈ღ★。
延续这一影响因素★◈ღ★,2025年第一季度★◈ღ★,上述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取得475.75亿元的营收和42.2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ღ★。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ღ★,其营收和净利润整体数据都呈现增长的局面★◈ღ★。这其中★◈ღ★,部分头部整机厂商净利润增速强劲★◈ღ★。
财报显示★◈ღ★,金风科技(002202.SZ)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71亿元★◈ღ★,同比增长35.72%★◈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亿元Z6尊龙凯时官网★◈ღ★,同比增长70.84%★◈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ღ★,金风科技第一季度业绩的高增长★◈ღ★,得益于风机出货高增★◈ღ★,费用率大幅降低★◈ღ★,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高增所致★◈ღ★。并且★◈ღ★,由于国内风机价格持续向好以及海外出货占比的提升★◈ღ★,这也进一步驱动该公司盈利能力提升★◈ღ★。
根据华泰证券的统计★◈ღ★,截至2025年3月底包卜nba录像★◈ღ★,金风科技在手订单为51.09GW★◈ღ★,同比增长51.81%★◈ღ★。并且考虑到下游需求高景气★◈ღ★,该机构上调金风科技的风机出货预期★◈ღ★。值得一提的是★◈ღ★,海外高溢价市场所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亦是相对突出——2024年★◈ღ★,金风科技海外销售毛利率为14%★◈ღ★,远高于国内★◈ღ★。
事实上★◈ღ★,风机价格回升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ღ★,使得风电整机厂商的业绩得到修复★◈ღ★,这也包括亏损的电气风电(688660.SH)★◈ღ★。2024年包卜nba录像★◈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8亿元凯时尊龙官网★◈ღ★,同比增长3.20%★◈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5亿元★◈ღ★,同比减亏38.27%★◈ღ★。与此同时包卜nba录像★◈ღ★,在一季度★◈ღ★,该公司亏损继续收窄★◈ღ★,实现净利润为-1.87亿元★◈ღ★。
在4月28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ღ★,电气风电管理层表示★◈ღ★,今年一季度★◈ღ★,公司虽然交付量同比增加★◈ღ★,但交付量和营业收入规模仍较小导致续亏★◈ღ★。而对于如何提升后续的盈利能力尊龙官方★◈ღ★。★◈ღ★,该公司表示其中一项措施便是凯时尊龙官网★◈ღ★,通过优化订单结构★◈ღ★,提高盈利性较好的海上和海外订单体量★◈ღ★。
近日★◈ღ★,三一重能(688349.SH)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季报——今年一季度★◈ღ★,该公司营收增长★◈ღ★、利润下滑★◈ღ★,亏损约1.91亿元★◈ღ★,而其2024年同期则盈利2.66亿元凯时尊龙官网★◈ღ★。东吴证券认为★◈ღ★,今年一季度★◈ღ★,三一重能风机毛利率偏低★◈ღ★,其原因之一便是★◈ღ★,报告期内该公司部分出货为2024年的库存产品★◈ღ★,未享受到供应链降本带来的成本改善★◈ღ★,并且其部分交付10MW风机订单为低价订单★◈ღ★。
回顾风电行业今年一季度的表现★◈ღ★,有业内人士称“旺季提前”★◈ღ★,多数风电企业一季度的出货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ღ★,这其中包卜nba录像★◈ღ★,不少企业海外项目交付量大幅提升★◈ღ★。
“2024年底以来下游需求拉动产业链排产提升★◈ღ★,叶片★◈ღ★、大铸件★◈ღ★、塔桩等环节价格持续上涨★◈ღ★,整机中标价格企稳回升★◈ღ★,风电产业链有望盈利修复★◈ღ★。”浙商证券分析指出★◈ღ★,国内一季度以来风电装机节奏加快包卜nba录像★◈ღ★,“2025年风电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凯时尊龙官网★◈ღ★。”
2024年★◈ღ★,国内光伏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ღ★。尽管下游装机需求持续刷新历史新高★◈ღ★,但光伏主要制造环节却遭遇大面积亏损★◈ღ★。
反映到财报上★◈ღ★,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ღ★,110家A股光伏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万亿元★◈ღ★,同比减少17.96%★◈ღ★;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3亿元★◈ღ★,同比减少100.25%★◈ღ★。
而糟糕的盈利状况在2025年第一季度持续★◈ღ★。上述110家A股光伏公司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91.36亿元★◈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约47.44亿元★◈ღ★。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ღ★,光伏行业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的整体规模均大幅缩水★◈ღ★。
亏损★◈ღ★,成了2024年以及2025年度不少光伏公司的主要关键词★◈ღ★。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ღ★,2024年★◈ღ★,共计46家A股光伏公司净利润为负★◈ღ★,尤其以一体化龙头为代表★◈ღ★,TCL中环(002129.SZ)★◈ღ★、隆基绿能(601012.SH)★◈ღ★、通威股份(600438.SH)亏损位居行业前三★◈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8亿元★◈ღ★、-86.18亿元★◈ღ★、-70.39亿元★◈ღ★。相对应的★◈ღ★,阳光电源(300274.SZ)★◈ღ★、三峡能源(600905.SH)★◈ღ★、北方华创(002371.SZ)净利润领跑★◈ღ★,分别为110.36亿元★◈ღ★、61.11亿元★◈ღ★、56.21亿元★◈ღ★。
值得一提的是★◈ღ★,包含储能业务的光伏公司在当前表现出了不俗的业绩增长韧性★◈ღ★。除了阳光电源外★◈ღ★,阿特斯因储能业务的爆发★◈ღ★,助推其2024年净利润达22.47亿元★◈ღ★,盈利能力较其他光伏组件公司表现更为突出★◈ღ★。光伏逆变器公司同样延续盈利趋势★◈ღ★,德业股份(605117.SH)★◈ღ★、锦浪科技(300763.SZ)★◈ღ★、禾望电气(603063.SH)★◈ღ★、上能电气(300827.SZ)等均实现盈利★◈ღ★。
除此之外★◈ღ★,光伏设备★◈ღ★、辅材企业也都是2024年的“利润赢家”★◈ღ★。例如★◈ღ★,光伏设备公司捷佳伟创(300724.SZ)★◈ღ★、晶盛机电(300316.SZ)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64亿元★◈ღ★、25.10亿元★◈ღ★;光伏胶膜公司福斯特(603806.SH)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8亿元★◈ღ★;光伏玻璃和光伏支架代表企业福莱特(601865.SH)★◈ღ★、中信博(688408.SH)去年净利润分别为10.07亿元★◈ღ★、6.32亿元★◈ღ★。
A股光伏公司2024年的业绩呈现“主材亏损”★◈ღ★,“设备★◈ღ★、辅材★◈ღ★、终端盈利”以及“光伏协同公司更具周期抗压性”的特点★◈ღ★。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ღ★,这样的特征几乎得到了延续★◈ღ★。
财报数据显示★◈ღ★,2025年第一季度★◈ღ★,光伏组件企业在本报告期内几乎“全军覆没”★◈ღ★,晶科能源(688223.SH)★◈ღ★、隆基绿能★◈ღ★、天合光能(688599.SH)★◈ღ★、晶澳科技(002459.SZ)★◈ღ★、通威股份等头部组件企业今年一季度合计亏损83.77亿元★◈ღ★。这其中★◈ღ★,晶科能源2024年维持了近1亿元的净利润★◈ღ★,但今年一季度却亏损13.90亿元★◈ღ★。而隆基绿能虽然今年一季度亏损约14亿元★◈ღ★,但较2024年同期有所减亏★◈ღ★。
实际上凯时尊龙官网尊龙凯时★◈ღ★!★◈ღ★,从下游需求上来看★◈ღ★,今年一季度★◈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实则呈现出增长势头——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ღ★,2025年1至3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59.71GW★◈ღ★,同比上升30.5%★◈ღ★,其中3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达20.24GWZ6尊龙凯时★◈ღ★,★◈ღ★,同比大增★◈ღ★。
然而★◈ღ★,光伏主材价格却依然低迷★◈ღ★。根据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ღ★,今年1月至3月★◈ღ★,虽然国内光伏多晶硅★◈ღ★、硅片★◈ღ★、电池片以及组件价格较2024年度均有所提升★◈ღ★,但对比2024年第一季度★◈ღ★,其价格差距仍然较大★◈ღ★。例如★◈ღ★,以N型TOPCon组件价格为例★◈ღ★,截至2025年3月底★◈ღ★,国内成交均价为0.75元/W★◈ღ★,而在2024年同期★◈ღ★,这一数字为0.95元/W★◈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ღ★,随着光伏主材价格逐渐回升★◈ღ★,部分龙头企业仍然寄希望于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ღ★。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4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ღ★,能否扭亏与行业形势关联比较大★◈ღ★,公司目标到今年三季度回到盈亏平衡线★◈ღ★。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影响下★◈ღ★,储能企业2024年整体业绩受到波及★◈ღ★。但在今年一季度★◈ღ★,多家储能公司盈利能力出现好转★◈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21家A股覆盖储能业务的上市企业在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及利润情况包卜nba录像★◈ღ★。数据显示★◈ღ★,2024年全年★◈ღ★,这21家企业出现了结构性的“量增利减”现象——总营收合计6821亿元★◈ღ★,比2023年全年减少了3.59%★◈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745.41亿元★◈ღ★,同比去年减少了21.4%★◈ღ★。
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ღ★,这21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1580.73亿元★◈ღ★,同比增长12.39%★◈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33亿元★◈ღ★,同比增长34%★◈ღ★。
但需指出的是★◈ღ★,储能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ღ★。以第一季度为例★◈ღ★,受益于储能业务的高增长★◈ღ★,宁德时代(300750.SZ)★◈ღ★、阳光电源尊龙凯时官方网站★◈ღ★!★◈ღ★、亿纬锂能(300014.SZ)等头部企业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均呈现明显增长凯时尊龙官网★◈ღ★,但也瓜分了储能行业的大部分订单和利润★◈ღ★。
“最近这两个月★◈ღ★,大家都反映(储能)电池很难买了★◈ღ★。头部的宁德时代★◈ღ★、亿纬锂能都反映★◈ღ★,他们储能电池产能已经非常饱满★◈ღ★。甚至一些下游客户买电池要交预付款了★◈ღ★。”某券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ღ★。
这也反映在亿纬锂能的财报上★◈ღ★,自2024年起★◈ღ★,储能电池板块营收占比就在快速提升★◈ღ★,今年更有超越动力电池的势头★◈ღ★。储能业务的增长★◈ღ★,也一定程度让公司免于整体业绩下滑★◈ღ★,成为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ღ★。
而对于二线的电池厂而言★◈ღ★,则难以享有头部企业的红利★◈ღ★。鹏辉能源(300438.SZ)和南都电源(300068.SZ)作为A股二线年一季度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ღ★。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储能装机市场之一★◈ღ★,也是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ღ★。一直以来★◈ღ★,驱动中国储能企业出货规模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因分别是★◈ღ★,国内的新能源配储政策和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ღ★。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ღ★,截至2024年底★◈ღ★,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37.9GW★◈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37.1%★◈ღ★,同比增长59.9%★◈ღ★。
与此同时★◈ღ★,储能企业往往将国内市场视为出货规模的增长量★◈ღ★,而将海外市场视为利润池★◈ღ★。这是因为★◈ღ★,国内受到政策性配储的促进★◈ღ★,价格竞争愈加激烈★◈ღ★,而优质产品在海外市场则具有一定的溢价能力★◈ღ★。
然而★◈ღ★,随着新能源电站并网与配储松绑★◈ღ★,以及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后续政策动向存在不确定性★◈ღ★,这样两手抓的打法已然出现了变化★◈ღ★。
“短期之内★◈ღ★,产能拉满★◈ღ★,但价格很低★◈ღ★。”一家储能企业的负责人此前告诉记者★◈ღ★。这句线号文件为代表的新能源政策★◈ღ★,已经划下一道时间分割线日前并网的项目仍旧保持前期电价政策★◈ღ★,而后并网的新能源电站采用新的机制电价模式★◈ღ★。由于对未来电价走势的不确定性★◈ღ★,电站的投资回报率需重新估算★◈ღ★,这也诱发了5月31日前的一轮新能源电站抢装潮★◈ღ★,除了光伏★◈ღ★、风电项目★◈ღ★,对储能设备的需求也迅速放量★◈ღ★。
不过★◈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ღ★,依赖政策驱动的强制配储需求骤降★◈ღ★,会加速行业内的低质边缘企业淘汰★◈ღ★,行业加速洗牌重整反而利于未来产品价格企稳回升★◈ღ★。但由于具体到地方细则尚未出台★◈ღ★,存在政策的真空期也令短期内的储能市场空间难以预计★◈ღ★。
而在海外市场上★◈ღ★,储能企业在一季度享受到海外业绩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将会受到考验★◈ღ★。国海证券3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ღ★,从当下至少至2025年年中★◈ღ★,美国部分储能项目或存在“抢装”可能性★◈ღ★。这也是促使部分储能企业在一季度业绩激增的原因★◈ღ★。
以阳光电源为例★◈ღ★,长城证券分析认为★◈ღ★,2025年第一季度的海外高盈利市场在关税未明的情况下★◈ღ★,抢发货动作强势★◈ღ★,预计该公司单季度发货12GWh★◈ღ★,环比增长约10%★◈ღ★。
不过★◈ღ★,即便海外市场仍然保持不确定性★◈ღ★,但中国储能企业也将继续其视为寻找增量的必要市场★◈ღ★。海博思创董事长★◈ღ★、首席执行官张剑辉近期在公开场合谈到★◈ღ★,“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希望三到五年★◈ღ★,海外业务的规模能够跟国内业务的规模齐平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登录★◈ღ★。”